第二百零九章 手段_重生东汉末年
精书小说网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二百零九章 手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零九章 手段

  呼厨泉经常来往太原,故对太原城中的一众大小官员尚算熟悉。便由郭斌陪同,前往太原郡太守与并州刺史丁原处拜访,剩下的官员,则由他自己带着一干手下逐一造访。而待他出了并州刺史府,丁原便拉着郭斌到了书房。

  书房中并非空无一人,王允、戏志才、郭嘉,甚至张杨也在。戏志才与郭嘉在王越的护卫下率先带着前去的一干民夫返回太原,途中因有王越的护卫,再加上并州民风剽悍,便是民夫对付起一般的山贼来,那也是毫无惧色。况且没有惊动匈奴人,故他们的返程之路尚算得上平稳。

  待众人坐定,丁原便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此去匈奴营中的一干后续事情。遭遇羌人使节团的事情,自然是早就由戏志才向他作了报告。北宫伯玉的使者出现在匈奴的王庭,这是一个极重要的信号,说明羌人有意联络匈奴部落。

  匈奴人目前的实力虽大不如前,可其几百年来作为大汉王朝北边最强大的敌人的传统声威却仍然不容小觑。因此,并州的军事布局势必要进行调整,朝廷对并州事务的各项拨款,肯定也要有所倾斜。

  虽然联络匈奴人的计划并未成功,可他们既然能联络匈奴人,自然也会联络鲜卑人。

  而北宫伯玉一旦联络到了鲜卑人,事情可就不简单了。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关于鲜卑族的起源,最为广泛的说法,是起源于东胡。《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说鲜卑就是东胡的余部。《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更证明鲜卑来源于东胡。

  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公元四十五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公元九十一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从此退出东亚战场,因此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形成了极大的势力真空,鲜卑族便趁机占据了蒙古草原。

  公元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率部统一鲜卑各部,在高柳北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

  然而,四年前,檀石槐单于去世,享年仅四十五岁。他的儿子和连继任首领之位,统领强大的鲜卑一族。然而,现任的鲜卑大单于和连,既无才力,性又贪淫,断法不平。因此,很是不得民心,人众叛者居半。

  不过,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叛乱的羌人真的联络上了鲜卑人,以鲜卑人素来不将大汉王朝放在眼中的秉性,再加上他们好战的生活方式和极大的规模性,那么大汉的北疆便危险了。

  因此,郭斌此番前去匈奴部中的前因后果,需要完完整整地向天子报告,以便朝廷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及时的应对。关于郭斌前往攻杀北宫伯玉使者的一干后续的计划,丁原也早已知晓,只是事情是否真的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到底最终是如何解决的,他尚不知道详情。

  这些事情,自然也是提心吊胆为郭斌担心了几日的戏志才与郭嘉极关注的。

  当下,郭斌便在书房之中,将自己如何命令关羽突入羌人营地,如何斩杀北宫伯玉的使者,如何将匈奴人拖下水,又如何与羌渠达成了共识,甚至与匈奴部落建立起了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其中惊险之处,便是久经战阵的丁原和张杨亦要胆战心惊,戏志才等文官,更是紧攥着拳头,手心后背全是冷汗了。

  待得郭斌讲完,王允目露精光,看向郭斌的眼中满是赞赏,开口道:“潜阳真乃国士也!大汉有臣如此,当真是幸运得紧。”

  丁原点点头,道:“不错,潜阳有古人之风,此举不在当年班仲升之下!”

  班仲升,指的是班超。所谓“投笔从戎”以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说的便是他。他的长兄班固,是《汉书》的作者,也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

  郭斌听了,只有笑着连连逊谢。

  此时,戏志才开口道:“忠有一事不解,不知当讲不当讲。”

  郭斌看了他一眼,尚没有说话,一旁兴趣正高的丁原便开口道:“志才有何事情,但讲无妨。”看来,戏志才前来太原这几天里,与丁原相处地还不错。金子到了哪里都会发光,戏志才学识卓越,思虑周祥,为人又极谨慎,得到丁原的赏识,也丝毫不会出人意料。

  见丁原如此配合,戏志才道:“适才主公所言,要在太原城外建一处榷场,以之与匈奴人进行贸易。可是这处榷场要建在何处?要怎么建?以什么样的名义建呢?”

  王允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郭斌却为他的一句话暗暗叫绝:“这个军师的表现要给满分,此次与匈奴人的贸易,其他的都好说,最难得的,就是这个榷场的建立。”

  丁原摸着下颌的短须,道:“唔,这确是个问题。”

  戏志才道:“若是建在太原城外太近的地方,匈奴人定然不会放心,那么榷场的意义便也不存在了。可若是离得远了,在安全上又势必需要加大投入,维护的成本极高。另外,这个榷场的名义,也不好定啊!”

  其实,戏志才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这榷场名义的事情。榷场的选址固然重要,其维护的成本也是考量的重要因素,可是对于财力雄厚的伏龙山庄,乃至整个颍川郡利益集团来说,这点儿成本相对于自身极大的体量和对匈奴贸易的丰厚利润来说,实在是连九牛一毛亦算不上。

  所谓听话听音,王允这种人杰更是闻一知十。当下很是配合地道:“若是以朝廷的名义,又是要上报天子,朝中诸公又是要诸番商议,朝廷同意后还要拨运物资,半年之内能开工便算是好的。更不要说其间各处官员上下其手,谋取私利,层层盘剥了。”

  张杨道:“此言正是!不过,若是以侯爷的私人名义,在太原城外修建一座庄园的话,便不会这么麻烦了。”

  郭斌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朝廷大事,岂可以我的名义来做?郭某又岂能占朝廷这个便宜?”

  丁原劝他道:“潜阳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匈奴人最是反复无常,若是榷场长时间无法动工,谁知道他们会否背弃与你的约定?北宫伯玉若是不计前嫌,给他许下好处,甚至以金珠财物为诱饵,诱其背反朝廷,那可真就是天大的事了。”

  戏志才道:“是啊,主公。目前最紧要的,便是要尽快将榷场建成,贸易商队更是要尽早成立并投入实施。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将匈奴人与羌人的联络切断,从而将他们彻底绑到我方的战车上来。否则夜长梦多,迟恐有变啊!”

  王允也劝道:“对啊潜阳,我看就依照塞外三城的例子,先将榷场以你庄子的名义建起来。至于其他的,再上书天子,缓缓图之。”

  丁原道:“我看就这么办,国事为重,潜阳你就不要再犹豫了。左右天子和大将军都对你极为看重,此举又是利国利民的良策,便是如此作为,天子也定然会体量你的苦衷的。”

  郭斌听到这里,都觉得自己若不接受这个建议,真的就成了中华民族的罪人了似的,便只能点点头答应了。

  众人大喜,当下便由丁原起草了奏折,将郭斌此次进入匈奴部中的一应经过写了下来,最后与郭斌共同署名。当日夜中,便利用丁原作为刺史可以加急递送奏折之便,由快马送往京中。

  次日一早,郭斌便亲自前往郡守府中,拜访太原郡守。为的,便是要在太原城外建设庄园,出资向郡守购买土地。当然,事情的内幕自是要分说明白的,这在并州官场定然是成不了秘密,而且郭斌也没有想要瞒着人的打算。因此,还不如提前与其通个气,卖他个人情,否则日后等他从别处听说了,便成了隔阂。

  郭斌向来没有吃独食的习惯,这处榷场虽然用的是郭斌私人的名义,对外宣称也是他的私人庄园,可其中的商铺建设、仓库建设等却也是让太原城中的大小官员出资兴建的。他们便是以所出的资金参股,日后榷场运行起来,他们只需要吃房租,便可以收获不菲的利润。

  因此,关于修建庄园的事情,便得到了太原城中上自太守,下至小吏的广泛支持。太原城征发民夫,由郭斌出资,仿照当初阳翟县建设公路的方式,将庄园建设先期的准备工作先做了。

  诸如为榷场的建设进行平整土地的工作,还有挖地槽、碎土烧砖的一系列先期事宜,许多没有技术难度的先期准备工作,已经在郭斌粮食和金钱的鼓励政策下以极高的效率投入运作。待到从京中赶来的一部分建筑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赶来之后,庄园的修建自然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投入正式建设。

  这种不花朝廷一分钱,还能为平民老百姓增收,并可以赚取好名声的好事,使得太原郡守乐得合不拢嘴,心中对郭斌的会做人也极为赞赏。

  除了这些,郭斌还与太原附近的豪门大族进行了亲切友好地交谈,他们受到邀请,在城外王允的庄园之中参加酒宴。既然是郭斌的酒宴,自然是座无虚席,而郭斌的表现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根据他的计划,贩卖匈奴部中货物的生意,太原的豪族们也可参加,可以与颍川集团共同分享商路。自然,这其中也少不了王家的参与。

  目睹这一切的王允,也不禁为郭斌高超的政治手腕所折服。这么一来,太原城上自各层官员小吏,下至地主豪强,都被郭斌纳入其利益集团之中。待时间一长,郭斌说句话恐怕比太原郡守都要管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ngshu9.com。精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jingshu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