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军议_重生东汉末年
精书小说网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军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二章 军议

  郭斌明白皇甫嵩的意思。

  若是化名唐周的赵升偷窃中兴剑一事真的闹出来,而何进也晓得此事的话,便是身为大将军也难辞其咎。因为中兴剑是藏于深宫中的,层层护卫之下还能将其偷出来,可见出手之人武功之高。

  皇宫乃是天子最后的凭仗,若真的让所谓的江湖好汉随意来去,其生命安全如何保障?若真是何进与唐周交情过密的话,那可乖乖不得了。一两个武艺高强的江湖人士,并不放在当今天子眼中;一个大将军,天子也可随时将其抹去。然而,若是这武艺高强的江湖人与大将军合谋的话,则随时可以威胁天子的性命。以大将军的权势,一旦天子不幸,则可立即辅佐新皇登基,这才是天子无论如何亦忍耐不得的事情。

  所以,目前首先要做的,便是将何进与唐周的关系割裂开来,若唐周被查到竟然是何进的人,那么何进便再是何皇后的兄长,太子刘辨的舅舅,怕都要坏事。非但如此,若事情查实,怕是何皇后的皇后之位乃至太子刘辨的太子之位,都坐得不稳当。

  因此,唐周的形象便需要尽量洗白,而其与大将军何进的关系,也必须要仅仅止于告密一事,否则牵连可就大得很了。

  郭斌暗暗庆幸:“幸亏唐周与何进的来往一贯极为隐蔽,便是我也是偶然之间得知的,若是唐周敢像马元义一般出入于王公权贵的府第,恐怕京中要有一场大地震了。”想到这里,悚然而惊:“我可算是知道为什么说‘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了,就目前这个情况,若是我曾偷听何进与唐周的密谈让人知道了,恐怕第一个要派人来刺杀我的,就是何进了。”

  皇甫嵩见郭斌面色阴晴不定,心中也不以为意。的确,这种天大的事情任谁也无法淡定下来,郭斌小小年纪竟能如此镇定,已然是出乎皇甫嵩意料之外了。理了理思绪,皇甫嵩道:“既然张角已死,那么总攻似乎便可以展开了。”随即朗声对外面道:“让众位进来吧。”

  话音落下不久,适才出去的一众属官又鱼贯而入。

  当下,皇甫嵩将张角已死的消息传达给大家,众人自然是一片哗然。谁能想到,战事竟能如此顺利?如今,己方无论是粮草还是人员配置和磨合都算是完成了,哪知便得到了张角身死的消息,这可不就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天下竟有如此好事?

  当下,一众属官便沸腾了:这分明是上天送来的功劳啊,若黄巾军真的不费吹灰之力地便被剿灭了,身为三军主帅的皇甫嵩自然是要占去绝大多数的功劳,可他们这些身在主帅幕府的属官,自然也要升官发财啊!

  况且,一旦南北两路黄巾都是被皇甫嵩剿灭的,等他异日携大胜之势回朝,其威望定然是朝中首屈一指的,便是身为大将军的何进都要避其锋芒。

  然而,正在众属官兴奋异常地商讨如何攻破广宗城的时候,一位留着短须,羽扇纶巾,一副名士派头的中年男子出来道:“张角身亡,非同小可,务须一再确认,方可立定下一步计划。”说着看了一眼郭斌,道:“无论如何,需要探知城内黄巾军的动向,方可有所作为。”

  郭斌心中暗暗点头,皇甫嵩久镇边地,其手下果然并非酒囊饭袋,此人虽然穿的颇为骚包,只看其面对如此大事之时竟能如此稳重,便可知他定然是见多识广,才高智达之士。郭斌初到广宗之时,皇甫嵩早已将他的主要副手们介绍给他,记得这个人仿佛是叫阎忠。

  当下忙起身道:“阎先生所言不错,张角虽然身死,城中尚有十几万黄巾精锐,断然不可小觑。况且人公将军张梁尚在城内,此人是张角的堂弟,身份仅次于张角与张宝兄弟二人。斌曾多次与其交手,此人非但武艺高强,心机智谋亦是不可小视,更是太平道创始的三人之一,料想其在黄巾军中必颇得人望。若真的以为张角一死,广宗城内的黄巾军便可以任人鱼肉,怕是要吃大亏。”

  阎忠见郭斌如此说,眼中精芒大放,心中满是赞许。他原本以为,郭斌年纪轻轻便得任高位,又是屡战屡胜,骁勇异常的宿将,定然是趾高气扬,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况且,当初郭斌兵围朱儁帅帐之举,他更是看在眼中,因此适才那一番话也说得极是委婉,就是怕郭斌听了心中不舒服,否则便可直言:“张角是否真的死了,尚需要进城确认,岂可听信此人一面之辞?”了。

  哪知郭斌竟完全不理会适才话中对自己的质疑,一切以大局为重,反而劝说皇甫嵩不要莽撞行事。阎忠心里暗道:“此人有勇有谋,不骄不躁,智计非凡,异日必将成就一番事业。”

  听到阎忠和郭斌此言,中军帐中的众人顿时停止了议论,许多人也不由得懊悔万分。

  皇甫嵩久镇边地,此时得任中郎将,负责剿灭黄巾军主力的重任,手底下的幕僚自然没有一个草包。适才或许尚未意识到,可经过郭斌与阎忠的一番提醒,哪里还不晓得其中的轻重和利害关系?因此,都暗暗后悔自己适才的表现过于轻佻了,在中郎将心中怕是要减分。

  看了郭斌与阎忠的一番表现,皇甫嵩心中也不由得暗暗点头。阎忠老成持重,此言正是有理,难得的是郭斌年纪轻轻行事便如此谨慎稳妥,卢子干的眼光果然是没得说。

  皇甫嵩是亲眼看着郭斌带领七百越骑营新兵冲击长社城外的黄巾大营的,便是身居场外,都暗暗心惊,那可是二十万大军,长达几十里的大营啊!敢以七百骑冲击,郭斌的胆子可真是大得可以!

  或者是这一场战役太过震撼人心,郭斌在皇甫嵩的眼中一直是骁勇善战的猛将形象,而不自觉地将其智计和谋略忽视了。

  当下,朗声道:“此言正合我意,那么该如何试探城内动向,还要劳烦各位拿出一个方案出来。”

  听闻皇甫嵩此言,一众幕僚均在心中长长地舒了口气。郭斌则暗暗佩服:“皇甫嵩这话说得漂亮,既未追究在座众人的责任,更是一句话便将众人适才的失态遮掩过去,下面大家都要努力表现,为了拿下广宗城献计献策了。看来这人啊,无论原来是多么耿直无私,只要身居高位,定然不是只管往前冲的二愣子。先前是何进,如今是皇甫嵩,但凡得任高位并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没有一个易于之辈。”

  皇甫家多出名将,皇甫嵩之父皇甫节曾任雁门郡太守,久为边将。皇甫嵩的叔叔皇甫规是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与张奂、段颎齐名,文武双全。皇甫规早年曾任郡功曹、上计掾、郎中等职,为泰山太守时,成功平定叔孙无忌起义。后历任中郎将、度辽将军等职,多次击破、降服羌人,并缓和汉羌矛盾,官至护羌校尉。有文集五卷,已佚,《全后汉文》录有其文。

  而皇甫嵩自己也是久镇边地,汉灵帝曾以公车征辟他为侍郎,迁任北地太守。可见皇甫家虽是将门世家,族中子弟却多是文武双全。

  皇甫嵩手下的一众属官,也俱为能吏,久经战事,否则如何能辅佐他屡次得胜呢?

  对于这些情况,郭斌自然是早就通过情报部门了解到了。见了今日的情形,心中羡慕皇甫嵩的时候,也不由得暗暗感叹:“将门世家,果然是非同一般啊!一旦有事,这么多文臣武将为其所用,这就是世家大族的人脉啊!”

  就在城外官军大营的帅帐中忙着商量如何攻破广宗城的时候,城内的县衙中,一片哭声。

  当初张角占领广宗县城后,便把县衙占了下来,作为三军的指挥部。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想着体验一把上流社会的生活,过过当官的瘾,其实这是有偏见的,也是极为想当然的想法。

  与我国的万里长城一样,古代每一个县城或者州城,在战时都可以迅速转变为运转极为迅捷的战争机器。不是说城内的老百姓多么有战斗力,而是县城本身便是经过精巧设计和严密计算的。

  县衙与如今的县政府大院或者市政府大院是不一样的。如今的党委或者政府大院,只是工作人员的办公机构,而此时的县衙,却并非如此简单,因其本身便是一座小城堡。

  在古代的县衙中,前院是县令和一众属官并小吏的办公场所。阳翟县的县衙也曾在前文中介绍过,县衙大堂自然是县令的办公场所,而这里并非是每天都要来坐班的,一般来说,县令是几日一视事。可见此时的文官,生活和工作还是蛮轻松的。然而县中繁琐而复杂的文案工作总要有人来做,这些便要拜托给正堂东西方的排房中的吏员了。这类似于四合院的东西厢房的房子,便是县中小吏的办公场所。

  可以说,一县之中所有的民事、刑事案件,经济纠纷,文明教化等事宜,都可在县衙的前院完成。

  而县衙的后堂,则为县中主要官员和办事小吏的住所。县中的县令、县丞、县尉,都有单独的院子,可以带着家属前来居住,而住在后院排房中的小吏则无此特权了。

  这一系列设施,足以应付县中的日常工作了,而要说是小城,似乎又缺少了点儿什么。不错,县衙是具有军事力量守卫的,县中的衙役就不用说了,秦汉时期的县衙中,是有监狱和仓廪的。仓廪中不仅有粮食,还有武器、甲胄,更有存放户籍文书的仓库。而要守卫这么多重要设施,必要的兵员是少不了的。

  要想完全掌控一个城市,县衙中的这些文书和仓库,便是重中之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ngshu9.com。精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jingshu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