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起飞_佣兵1929
精书小说网 > 佣兵1929 > 第1514章 起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14章 起飞

  高志航是辽宁通化(今吉林省通化市)人,早年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

  张少帅组建飞行大队时,选拔军官教育班学生到法国学习飞行技术。高志航因身高仅1.67米而落选,但他用法语给张少帅写了一封信,并将名字“铭久”改成“志航”,表明决心。最终,他如愿前往法国牟拉纳航空学校和伊斯特陆军航空学校学习军事飞行。

  两年后,年仅19岁的高志航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随后被张少帅任命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飞行员,旋转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为东北空军培养了大批飞行员。

  九一八事变当晚,在家轮休的高志航得知日军攻占北大营的噩耗后,悲愤之下就带着两个弟弟,躲在火车厕所里连夜逃往关内。经同学介绍,他加入了南京航委会,获得空军第8队中尉分队长职位。

  后来他由于能力出众,升任空军教导团总队总队副一职,同时在杭州笕桥中央航校担任飞行总教官,开始训练新招募的飞行员。

  这期间,他先后培养出如刘粹刚、柳哲生、董明德、李桂丹、郑少愚、乐以琴、罗英德等后来在中日空战中绽放光芒,击落无数小鬼子飞机的空战英雄。

  在抗战爆发后,高志航屡建功勋,亲自架机指挥和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四”空战,以己方仅1架战机轻伤的代价,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令人惋惜的是,高志航这个令后世无数人敬仰的抗日英雄,没有牺牲在他最擅长的空战中,却是在日军偷袭国军机场的战斗中,他驾驶的飞机还来不及驶离跑道就被鬼子飞机击中后壮烈殉国。

  但是,周文知道,由高志航培养出来的飞行员都属于技术超群的飞行好手,马国柱他们6个飞行员算是周文捡到宝了。

  当然,由于这6个飞行员已经两三年没有摸过飞机,所以开始只能让他们做一些适应性训练,初期飞行时还是需要有苏格拉瓦和帕查特这种老手带飞。

  而这次鹰嘴崖机场的首飞仪式,6个东北飞行员中,也只有恢复训练成绩最好的马国柱和陈林获得了上机的资格,其他几个飞行员只能羡慕地看着这两架崭新的教练机流口水。

  飞机上的马国柱和陈林虽然之前已经不止一次坐进这架飞机的机舱,熟悉各种仪表和操控设施,甚至就在陆地上也进行了几次滑行训练。

  但现在,他们依然止不住激动的心情,就像轻抚自己的爱人一样,来回抚摸着操纵杆,一种久违的幸福感盈满心头。

  不要说他们两个,就是坐在主驾驶位的苏格拉瓦和帕查特两个的心情也不是很平静。

  按理说,这两个佣兵团目前排名前二的飞行员都是飞行老手了,这两年驾驶王后号运输机起码也飞行了几万公里,即使再有多大的飞行爱好,也怕是有些麻木了,怎么还会有些激动呢?

  其实苏格拉瓦和帕查特两人最喜欢也最擅长的飞机并不是运输机。之所以暹罗空军选拔他们作为王后号的驾驶员,只是因为他们出身贵族的同时,也是暹罗空军的飞行员中技术最好的飞行员而已。

  你想想,国王陛下座机的驾驶员,肯定也必须是国内飞行技术最好的人。

  但苏格拉瓦和帕查特两人在英国学习时,虽然需要掌握各种机型的操作,但主要学习的还是战斗机。战斗机才是有着冒险精神的他们最喜欢,也最向往的机型。

  开客机和运输机,讲得就是稳字当头。

  什么四平八稳、驾驶平稳、起飞降落都要求平缓顺滑,毫无新奇和刺激之感。

  但战斗机就不同,特别是他们在暹罗空军时,就没有比他们更懂得空战和空中格斗的人了,所以这两人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只要飞机不散架,什么直线俯冲、急速拉升,螺旋翻滚等等,那是何等的刺激和富有挑战,这才他们两人最喜欢的飞行模式。

  而现在座下的这架福克沃夫s44型金鱼式教练机虽然还不能跟同时代战斗机的性能相比,但好歹也是教练机,基本的飞行战术动作还是能承受的。

  何况,金鱼式教练机的性能也真不算差,起码比起当年暹罗空军的那几架老掉牙的英国维克斯战斗机要先进得多。

  要知道维克斯战斗机是属于一战时的产品,比金鱼式足足早了二十年有余,在这个航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真的就是属于老爷车的类型。

  别的不说,最大速度达到200公里每小时的金鱼式,就能将只能跑170公里的维克斯甩下一条街去。

  在苏格拉瓦和帕查特心中,这种教练机只要装上航空机枪,就是一架如假包换,性能先进的战斗机,你说他们又如何不激动?

  此时的飞机上还没有语音通信设备,飞行员只能通过塔台的旗语和跑道员的指示起飞。

  而且现在,苏格拉瓦已经看见塔台上打出可以起飞的旗语,就松开制动杆,飞机开始向前滑行。

  而在他的眼角视线中,另一条跑道上帕查特的飞机仅仅落后他一个机头,也开始启动滑行。

  两架飞机在加速滑行了100米距离后,就在观礼台的正前方拉起了机头,两架金鱼式教练机就如两只轻盈的小鸟,昂首飞向了空中。

  与此同时,观礼台上那些佣兵团的老兄弟、老人,以及刚刚阅兵完成后,列队在一边观摩的一团官兵们,全都不约而同发出了欢呼声。

  他们尽情的欢呼和欢笑,因为飞上天空的是他们自己的飞机,是他们自己的空军。

  此时,坐在观礼台后一排的老吴叔,一双眼睛都仿佛被粘在手中的望远镜上,眼睛好似都不眨一下盯着飞机的飞行轨迹。但没人知道的是,他一双眼睛此时却是什么都看不见,已经被泪水完全覆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ngshu9.com。精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jingshu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