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017:红星音乐生产社_重启2003
精书小说网 > 重启2003 > 第110章 017:红星音乐生产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 017:红星音乐生产社

  第110章017:红星音乐生产社

  好像是忘记了这件重要的事——用音乐作曲虽然不见得有多方便,学习软件也要学识谱,还要额外学软件操作,某种意义上是增加了学习成本。

  但是谱曲软件修改起来很方便,能随播随改,还能直接做音轨拼合,扒谱的时候也能用工具分析频谱。

  别说是重写个简谱,做个demo都够了。

  而咱们陈老板之前一点都没想到,属于是灯下黑了。

  还好徐玲玲提醒的及时,当天晚上,陈钦下单了一张创新声卡、又整了套专业麦克风,找了份网络教材,就自己就在水果软件上开始捣鼓着谱曲了。

  第二天运动会结束后,五一黄金周开始了。

  为了学谱曲,这个黄金周陈钦哪都没去,而小学生的日子也平静如故,时间就这样安静地流淌着。

  但是时代的浪潮正在翻腾起浪。

  星系软件就处于时代浪潮的风口浪尖上,理所当然地,最近星系软件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动荡变化。

  当然,倒也不是因为之前辞职下海了的公司法务,最近星系软件确实在经历一系列经营层面上的巨大变动,这些变动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核心很简单……

  就是星系软件有钱了。

  当初老板陈钦说要把这些钱都投入到公司运营里,现在钱确实有了,那就直接开始花吧。

  首先是软件方面——这里倒是没有太大变化,不过在一系列扯皮交涉之后,郑南龄的‘千千静听’算是顺利收购来了,花了40万,连人带项目一起挖来了……虽然实际上钱没减少多少,星系音乐5月1日刚上线,其实也没有压低多少价格。

  不过因为公司有了钱,底气足了一些,考虑到迟则生变,对这种小钱就不怎么在意了。

  而对于星系软件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最近的彩铃业务。

  本来今年校招打算招十来个人就够了,但是由于最近有钱了,这个数目被扩大到了30余人;原本打算主要招程序员和打杂实习生,现在准备也招募一些其他种类的人才了。

  这次音乐、法律和音乐业务相关的人才也招了一点,不仅在申城招,还去燕京也招了一批。

  虽然现在陈钦其实不准备真的做唱片,但是招几个传统唱片行业的人也是知己知彼的重要手段,由于现在唱片行业普遍不太景气——彩铃的热度还没传导到产业末端来,在这时候招些唱片行业的成熟人才也不难。

  最后就是招募艺人了。

  这一条其实性质不太一样——唱片公司跟艺人的关系其实并不是直接的上下级,反而类似于合伙人,虽然唱片公司对艺人通常是占据强势地位的一方,但是艺人与唱片公司签约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只有双方确定这起生意能为自己带来某种资源的时候,交易才会发生。

  所以到了这一步,好像是出了一些问题……就在节后的产品会上,吕蓉跟陈钦做起了报告——

  “那位刀郎老师,咱们年初的时候就听老板的跟他谈过了,他希望能签个更有实力的唱片公司,这次去的时候,他已经跟燕京的太合麦田签了。”

  “杨臣钢老师……他倒是愿意跟我们合作,还愿意转让《老鼠爱大米》的版权,不过我去著作权登记那查了查,感觉这位老师的版权管理挺混乱的,最后听从老板的提议,咱们出了10000块,买下了这首歌的翻唱版权和许可。”

  “而咱们找了点燕京和申城的个人歌手,有点实力的歌手好像都不太信任网络发行商,这次买来的《老鼠爱大米》的翻唱版,咱们请刚加入业务部的牛老师唱了……”

  因为本来就是个散装公司,黄金周之后,星系公司的程序员们从放假中回到办公室,发现业务部的人没来,一问才知道是去燕京了。

  申城的文娱氛围比较……贫瘠,最近吕蓉新带的彩铃组在燕京租了个办公室,又招了点应届生,直接住那了。

  不过例行的产品会上,大伙还是要一起开视频会讨论业务,这一点倒是轻车路熟了,软件部的p2p技术开发还在关键节点,不过业务部最近很出风头,今天老板让业务部率先做起了报告。

  吕蓉的报告听起来是好消息——彩铃正在带着数字音乐这个行业完成起飞,星系软件已经吃到了第一波的行业红利,最近的业务进展一切顺利,甚至还能谈到不少代理机会。

  虽然之前那种一两千直接买断彩铃版权的情况不多了,现在买断的价格涨到了两三千,好一点的直接涨到了5000以上,还大部分都不是排他性的合同。

  但是总归还是能买到,比如上个世纪叱咤风云的红星唱片社,手头有田震、许巍这样的实力歌星,还有beyond巅峰时期不少歌曲的版权,资源丰厚,实力不俗。

  之前星系软件上门的时候、他们的经理鼻孔都翻到天上去了。

  不过自从跟beyond闹翻后,他们老板也是赚够了钞票直接润出国了,留下公司一个空壳子混吃等死,这次去的时候,那经理说版权可以谈,价格也十分便宜,仿佛根本没感觉到外边的彩铃热潮一样。

  不仅如此,还当场说出了他们的公司的生意正在找下家接受这样的惊人发言。

  星系软件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收购计划,不过听起来这好像是个还不错的主意,总之吕蓉先把Beyond的版权给直接买断了下来,虽然不知道人气怎么样,不过上次去k歌的时候、程序员们都挺喜欢唱黄家驹的,想来应该不会很差。

  至于谈收购的事,之前已经跟陈钦说过了,这件事倒是不用很急。

  除此之外,一些个人与小唱片公司也乐意用分成代理的方式、委托星系软件代理版权开发业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是吕蓉一开始提出的那个建议更准一些,如今彩铃的热度已经很高了,真金白银也看着了,但是整个市场的调整还需要时间,继续沿袭旧战略其实还能赚得到钱——至少短时间内是这样的。

  但是触及到一线业务的员工也陆续发现了——也确实需要转型了。

  在彩铃市场,歌曲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所谓马太效应大概就是赢家通吃的意思。

  这似乎是互联网行业的通病,吕蓉之前总结的经验就是时下榜单上的歌曲能占到更大的份额,那些不值钱的冷门歌的价值其实比大多数人眼中更差。

  而这些大牌歌曲……确实如同陈钦所说,无论是分成还是买断,现在都已经不太可能买得到了。大唱片公司逐渐看到了彩铃的价值,把核心资源牢牢地收缩到了自己怀里;这种趋势正在发展,如果纯靠代理、当行业润滑剂,以后总有吃不到份额的时候。

  而主要突破口,似乎也正如之前陈钦说的那样,在个人音乐人、以及那些小的唱片公司那边。

  如今的彩铃虽然赚钱,但是对个人创作者来说非常遥远,目前大多数服务商还没有打开与个人彩铃创作者的入口,对小唱片公司来说,他们也缺乏与大服务商的议价能力。

  直接与他们签一个还算可以的代理合同是个合作的办法,更好的办法是直接签下这些个人歌手,然后主要经营线上渠道,走网络发行的路子。

  吕蓉的战略没问题,可惜这次还是没签到人。

  如今的唱片公司与服务商对彩铃的态度已经很开放了,但是个人创作者还对此疑虑颇重,无论是之前陈钦看好、现在已经相当出圈了的刀郎,还是后来又找的其他歌手,好像都不太信任这个以彩铃为主的发行公司。

  无论吕蓉说项目多有前景、说得多天花乱坠,那些已经有一定名声的个人创作者却都还是不愿意签约。

  “这个问题你们暂时不担心了,我们现在可以先集中资源砸几首网络热歌出来,之后再跟他们谈合作吧,没有作品的行业新人其实也可以考虑一下。”

  “可上哪去找词曲啊?”

  “这我亲自去找几首吧,保证能大卖,你们把自己手头的业务做好就行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ngshu9.com。精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jingshu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