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苗刘兵变_两宋风云
精书小说网 > 两宋风云 > 第十讲 苗刘兵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讲 苗刘兵变

  金军南下,宋高宗赵构却选择一路南逃,当时跟随他的也不乏武将,他为什么不抵抗呢?因为赵构一直把武将看成是随时可能威胁他生命的人。赵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杭州的时候,两个御林军的军官,苗傅和刘正彦发动了一场兵变,历史上称为“苗刘兵变”。

  在外敌入侵、山河日非的情况下,这两个人为什么敢行兵变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原因说白了,就是他们对待遇不满。赵构从扬州逃出来之后,对汪伯彦和黄潜善失去了信任,罢免了这两个人的官职,任命朱胜非为宰相,王渊为枢密使兼御营都统制,让他们一文一武执掌军政大权。王渊在北宋的时候就是一员武将,而且在跟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当赵构做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时候,王渊就率部来投,因为从龙有功,所以赵构非常信任他。

  王渊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极其贪财。在连年的征战中,王渊看到那么多武将,或者为国死难,者投降了金国,或者被乱兵所杀,都是朝不保夕。所以,他觉得广积钱财,为子孙置点产业才是最重要的。实际上,在宋朝的军事统帅中,贪财的不只是王渊,童贯、高俅等人都有这个毛病。将帅贪财必然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宋高宗后来问岳飞,我们大宋怎样才能得救时,岳飞的回答是“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

  王渊行军打仗都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自己带不了,就让别人帮他带,如此战斗力自然没有保证了。尤其令人气愤的是,王渊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宝,竟置手下将士的生死于不顾。赵构从扬州逃往杭州时,让王渊率军负责断后。结果,王渊竟然动用十几艘大船,先把自己的财物运过长江,致使数万士兵无船渡江,滞留江岸任人宰割,几千匹宝贵的战马也失陷敌营,成为金军的战利品。对于本就处于劣势的宋军来说,这种损失十分惨重。

  然而,王渊犯了这么大的罪过,赵构逃到杭州之后,居然只免了王渊的枢密副使一职,却并没有将其治罪。王渊仍然担任御营都统制,指挥跟着赵构的御林军。这样一来,将士们自然不服,他们想,一个贪生怕死、懦弱无能之人凭什么统领我们?我们也是从龙护驾有功的人,为什么他得到了升赏,我们却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时,苗傅和刘正彦两个将官跳了出来,使得士兵们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

  苗傅和刘正彦是最早一批追随赵构从北方逃到南方的武将,以前也立过战功。他们俩觉得自己的功劳不在王渊之下,特别是刘正彦,他的父亲还在对西夏的战争中殉国了。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讲,刘正彦是烈士子弟,两代将门。他们认为王渊能够受赏,是因为王渊结交内侍康履,而康履是皇帝赵构倚重的人,有他经常在皇上耳边打小报告,所以才使王渊有罪不问。因此,苗傅和刘正彦就在士兵当中煽动,说你们知道为什么主上不惩罚王渊吗?就是因为他交结内侍。咱们为了大宋出生入死,现在军鞋也破了,弓弦也松了,战刀也锈了,天天吃了上顿没下顿,都得不到补给,而王渊却给自己运来了十几船的财宝,这算怎么回事?跟随赵构的士兵很多都是河北人,他们一路跟着赵构往南方跑,离家乡越来越远,思乡之情也越来越切。父母高堂和妻子儿女沦陷在敌手,自己这么一路跑,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故土,这辈子还能否见到父母都不得而知。士兵的不满情绪在苗刘二人的煽动之下达到了极点,都欲杀王渊而后快。

  这些士兵们就在王渊上朝的地方埋伏起来。等王渊一到,乱军一哄而上,把王渊从轿子里揪出来,一顿拳打脚踢,边打边骂他误国殃民,贪鄙无能,死有余辜。王渊一看情况不妙,知道众怒难犯,赶紧抱头鼠窜,后边的士兵紧追不舍。就在这时,王渊看见刘正彦迎面走来,心想总算看到救星了,于是大喊,刘统制救我!王渊本以为刘正彦是由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时肯定会出手相救。令王渊没有想到的是,刘统制用别样的方式报答了王渊,他冲上前去,一刀就把王渊的脑袋砍了下来。苗傅和刘正彦是王渊手下的统制,现在他们把总司令杀了,这事一下就闹大了。

  苗刘是两个大老粗,没有什么政治远见。他们杀了王渊以后,就准备带领士兵去抢王渊的家,分王渊的那十几船财宝。这时候,他们手下有谋略的人就跟苗刘说,将军不可如此,咱们先别忙着抢东西。王渊之所以得到主上信任,是因为他交结内侍,咱得进宫把宦官都杀尽了,才能斩草除根。否则将来主上一怒,会报复咱们的。苗刘二将一听,觉得有理,马上就带兵进宫诛杀宦官。苗刘二将带兵杀到宫门口时,杭州的地方官和宰相闻听有变,赶紧带领人马匆忙入宫护驾。但是,苗刘二将带领的全是御营的士兵,这些人原本是皇帝身边负责保卫的人,而杭州地方的士兵,平时承担的是今天警察的职能,主要干的是防火、捕盗的事情,根本就不是御营兵的对手。所以,宰相和杭州地方官束手无策,只好把皇帝赵构请了出来。

  高宗得知苗刘兵变,非常震惊,赶到城门楼上问苗刘,你们到底想干什么?苗刘二将是这么回答的:“苗刘不负国,止为天下除害。”就是说,我们绝不是要造反,是为天下除害才杀了王渊。皇上说,王渊既然已经被除,你们是不是就可以退兵了呢?苗刘坚决不干,说宦官还在,一定要把康履也杀掉。宋高宗一听苗刘要杀康履,非常不忍,自言自语地说,把他杀了,我身边没个使唤人,这可不行。宰相着急了,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皇上还惦记着一个宦官,他要是不死,咱们全得玩儿完。当然,宰相不好直接说这话,就向皇帝身边的其他宦官使眼色,意思是康履死了,你们不就有机会上来了?这个时候,有人就在皇帝身后小声说了一句:“陛下身边又不只康履一人。”高宗这时也已无可奈何,只得以袖掩面,默许了。

  于是宰相下令,快把康履送下城去。众人赶紧把康履捆巴捆巴,搁在筐里顺着城墙放了下去。乱兵冲上去,一刀就把康履拦腰斩为两截。据说康履被斩为两截的时候,上半身还在地上做乞求哀告状。自己最宠爱的内侍眨眼间就被乱军杀掉了,高宗不忍再看这血腥的场面,转身便想离去。这时的苗傅和刘正彦已经丧失了理智,他们一不做二不休,要对皇帝采取行动了。当然,他们并不敢杀皇上,只是大喊陛下慢走。高宗皇帝问,爱卿还有何事?俩人一拱手说,王渊在扬州遇敌不战,误国殃民,只因与康履是好友,竟得枢密使这样的一品高职;我们俩立功甚多,却仅得团练使这样的五品官职,陛下这样不是有功不赏,偏听偏信吗?皇上赵构一想,看来这两个人好对付,不就是嫌官小吗?于是说,你们想当什么官?朕让宰相下旨给你们封官。这俩人琢磨了半天,说那把王渊的官给我们吧。高宗皇帝听了马上下令,升苗刘二将为都统制和副都统制。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苗刘二人实在是胸无远略,没有多大抱负。如果真要造反,就应该将全国兵权掌握在手,号令天下才对。二人升了官,非常高兴,就准备让乱军散去了。这时,一个叫吴湛的中军统制又给苗刘出主意,说二公切切不可退兵,然后冲高宗皇帝努努嘴,意思是说皇上还在呀。

  苗刘一拍大腿,心想对啊,这事儿还没完呢。于是又召集部下,回过来对高宗皇帝说,你不能再干了,你得退位。高宗看着宰相,想让宰相说两句话。宰相就跟这俩乱兵说,你们要杀的全杀了,要当的官都当上了,不要逼主过甚,能不能各退一步?这个时候,苗刘已经头脑发昏了,张口就说出了一句话:“陛下帝位来路不正,渊圣归来,当何以处之?”渊圣就是钦宗皇帝,高宗即位之后,给钦宗上徽号为“孝慈渊圣皇帝”。他们问高宗,钦宗如果回来了,你怎么办?高宗听了这话,当时就呆立在那儿了。这种话是他最忌讳的,虽然不少人这么想,但是没有人敢像苗刘这样公开喊出来,这等于触动了高宗最不能触动的一个心结。高宗气得浑身发抖,这时宰相也不敢说话了。

  僵持片刻,苗刘手下的人又来出主意,说现在孟太后在朝,她是先朝的太后,应该请她出来主持国政。于是,苗刘就对赵构讲,你必须退位,像徽宗那样做太上皇,让皇太子继位。但是皇太子这时只有三岁,所以二人又说,可由孟太后垂帘听政。事已至此,赵构只好派内侍去请孟太后。当时正值冬季,城楼上天气寒冷,赵构匆忙赶来见这些乱军,也没来得及披件披风,此刻他衣衫单薄,腹内空虚,再加上心里又气又怕,开始瑟瑟发抖起来。事出紧急,内侍们也没来得及带皇帝日用的东西,城门楼上只有一把竹椅子,赵构也顾不了那么多,就在竹椅上坐下等孟太后前来。大冷天坐竹椅子,那感觉想来也不好受。

  等到内侍们请来了孟太后,赵构又赶紧起身,把竹椅让给太后坐。太后坐定之后,就问乱军,卿等因何而来?苗刘二将说,国家有难,二圣未回,主上不思进取,宠信奸佞,所以我们建议主上退位,由太后辅佐皇太子垂帘听政。孟太后不答应,说这可不行,哪能这么干呢?苗刘拔出刀来,威胁太后说,这是将士们的主意,此意已决,请太后遵从勿议。孟太后一听,也恼怒了,说眼下国家危难,我一

  (本章未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ngshu9.com。精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jingshu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